摘要:医疗事故发生后,经过鉴定确定伤残等级的,患者要向医院申请赔偿。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患者可以向卫生部门申请调解。第三方调解是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纠纷的主要方式之一,相对仲裁及诉讼有其自身优势。那么,医疗事故赔偿调解依据是什么?下面请看小编给出的这篇文章。
一、医疗事故赔偿调解依据是什么?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医疗事故赔偿调解依据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二、医疗事故赔偿纠纷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1、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共同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后者主持调解达成协议。这种调解程序规范,达成的协议如果没有法定撤销事由,就成为合法协议,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2、行政调解
行政调解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疗纠纷的调解。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卫生行政机关在医疗纠纷调解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此作了专门规定:卫生行政机关调解的范围是当事人之间关于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争议;调解是可选择的并且不具有强制力,其履行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实践中,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行政机关以及行业主管机关,其所具有的权威性对医疗纠纷的调解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医疗纠纷都通过调解获得解决。
3、诉讼调解
诉讼调解也称司法调解,是指医疗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后,由法院组织进行、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自愿同意的调解。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赔偿过程中,双方很容易发生纠纷,其中调解应该是不错的办法。医疗事故赔偿调解依据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部门应当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展开调解。经过卫生部门的努力,双方达成赔偿意见的话,要签署一份医疗事故赔偿调解书,来明确双方的义务。